成都举行世界地球日科普宣传进校园活动

2025-04-22 20:22:00

封面新闻记者 陈静 实习生 何淑蔓

4月22日是第五十六个世界地球日,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和青羊区人民政府,围绕“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走进成都市实验小学开展了科普宣传进校园活动。

丰富活动:防患未然生命护航

上午8:30,随着警报声拉响,全校3000余名师生沿预设路线有序疏散。整个避险演练过程紧张、安全、有序,通过“情景模拟+实景引导”的模式,将应急避险知识转化为身体本能记忆,提高了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技能,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为生命护航。

避险演练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向学校赠送了地质灾害防治、城市照明、垃圾分类等科普书籍1300本。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同学们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行动,让防范灾害、垃圾分类、节水节电成为千家万户的习惯,以童心守护自然,用智慧构筑安全,共同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成都篇章。

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联盟专家讲师黄兰走进课堂,通过“知识讲解+趣味互动”的形式,向参加讲座的师生科普生活中常见废弃物的分类类别。

成都市地质环境监测站高级工程师罗永康以“解码地球警报”为题,带领学生穿越46亿年地球演化史,解读成都平原地质密码,传递地质灾害识灾、辨灾、避灾知识,并结合生活实际,针对家庭出游徒步、骑行、露营等方面互动问答,引导孩子们深化理解,寓教于行。

科普矩阵:多维体验寓教于乐

参观科普长廊

成都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布设30米的防灾知识长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导孩子们学习垃圾分类和地质灾害防灾避险知识;成都市地质灾害远程会商车变身移动“科普方舱”,学生们分批走进“科普方舱”沉浸体验;“防灾沙包大闯关”游戏引导孩子们在趣味竞技中掌握防灾避险技能,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成都市照明监管服务中心向孩子们发放“绿色照明 共建美好地球”宣传册,带领孩子们制作路灯模型,孩子们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点亮的路灯,与“蓉城掌灯人”一起合影打卡。

制作路灯模型现场

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服务中心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垃圾分类“大富翁”、垃圾分类投篮赛等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游戏项目,引导孩子们树立环保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活动还发放了印有科普知识的书签尺、扇子、雨衣球、环保袋等文创宣传品,大大提升了学生们参与科普体验的热情。

垃圾分类科普现场

活动现场,孩子们化身“地球小卫士”,用手中飞扬的画笔将自己学到的防灾避险知识、垃圾分类知识揉进15米长卷画中。

据介绍,本次活动通过打造沉浸式科普矩阵,将科普知识传播与责任培育相融合,践行了“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守护地球家园”的深刻理念,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实现从个体认知到家庭参与、社会辐射的生态教育闭环,推动建设更加安全、有韧性的城市环境,引导学生爱护地球、养成绿色低碳良好生活习惯。

图据成都市城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