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特约通讯员 唐守伦)“帮助学生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用3年时间确保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到55%,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近日,江苏省镇江市教育局印发《镇江市中小学生体质强健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全面推进“2·15专项行动”,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根据体质强健计划安排,镇江市全面推进“2·15专项行动”。按照“试点探索、分步有序实施”的推进思路,到2025年秋季学期实现全市小学每天1节体育课,并在此基础上试点实施初中每天1节体育课,到2026年秋季学期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每天1节体育课全覆盖。
体育课锚定“增强体质、培养技能”目标,精准提升学生体质。每节体育课安排不少于10分钟体能练习,做好运动负荷监测。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坚持“增强体质、激发兴趣、发展技能”,保证一定运动强度。充分利用课间15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督促学生走出教室、走到户外,探索具有本校特色和适合学生活动的项目。
聚焦提升学生运动技能,将学校体育工作重点转移到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上来,对课堂教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等进行一体化设计。在全面普及长跑项目的基础上,至少选择1项作为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形成“1+N”的学校体育项目配置。同时,完善“市—区—校—班”四级联赛体系,持续推进“赛事在校园”“赛事进校园”,打造“有组织、有裁判、有观众、有啦啦队”的校园体育赛事文化。
《计划》强调,要建强体育工作队伍,推进校内协同、家校协同、体教融合、社会协同,加强体育运动安全,优化教育评价监督,促进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作者:唐守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