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事迹】择一事 终一生 不为繁华易匠心——记开原市第四高级中学教师 张鹏

2025-04-15 18:22:00

张鹏,中共党员,现任开原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一·6班班主任兼校团委书记,高二年级主任、科研主任。从教二十余年来,他始终坚守教育一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四有”好教师标准要求自己,深受学生爱戴、家长信任和同行认可。

流光如疾箭,从事教育工作已二十年有余。回望他刚参加工作时校园里的小槐树,如今正比着教学楼悄然发力,一根根向上的枝丫,托举着蓬勃了整个春夏,滋养了无数花果的叶片在初春的暖阳中静静矗立,期待新年的收获。时间的沙漏在一点一滴流淌,岁月的痕迹在一笔一划描绘,一帧帧画面掠过脑海,零星点滴交织成他生命里沉甸甸的记忆......

心有繁星,沐光而行。岁月流淌,斗转星移。回想起2003年那个夏天,他满怀对未来的憧憬迈进学校的大门,那是他工作的第一站,一切都未知,一切也都充满新奇。初入职,面对新环境、新同事,除却紧张与不安,更多的是茫然和无措。参加岗前培训时,他甚至不理解为什么说做一名教师“真的不容易”,直到他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才有了深刻体会。

2018年,他担任了班主任工作。除了教学上的繁重任务,还要布置教室、安排座位、打扫卫生、设计主题班会、处理由学生间的小摩擦导致家长的不理解……事无巨细的班主任工作,让刚参加工作的他寝食难安。面对一群刚踏进高中而茫然、叛逆、不服管理的孩子,他倍感苦恼,压力俱增,以至于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

好在领导与同事总是不断地支持与鼓励,在他气馁时总能雪中送炭。犹记得老教师告诉他,教师是个良心活,一定要用心、用情、用爱对待每一个孩子;更记得校领导说的一句话:“黎明前是最黑暗的,在你感到最艰难的时候,往往就是你成长最快的时候”。

他知道多啃“硬骨头”,多接“烫手山芋”,一定会有最质朴的获得,正是这些适时的帮助与鼓励让他拨云见日,驱散阴霾,有了继续逐梦前行的力量。很快,他适应了新生活,他知道,他不仅站上了讲台,更站稳了讲台。

心有暖阳,岁月情长。他很喜欢这样一个朴实而深刻的假设: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他们希望能遇到怎样的老师,那就努力去成为那样的老师。

开原市第四高级中学是一所普通高中,相比较而言,学困生居多。作为班主任,最头疼的就是抑郁症学生的问题,所以他经常在想如何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帮助他们。陶行知说过,“我们必须学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于是,他尝试着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每天细心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把他们的喜好、特点记在心里。他们不敢说话,他就从说两个人的悄悄话开始;不敢交往,就利用集体活动拉近他们和其他同学的距离。慢慢地,当他在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中,看到他们主动报项目,飞驰在白色跑道上,裙摆翩翩在艺术节的舞台上,他知道孩子们感受到了他心中的那缕暖阳……

有个学生家里条件优越,从小就我行我素。长大以后逐渐厌学,性格抑郁。他主动和该生谈心,鼓励他,表扬他能战胜自己回到课堂,这是勇敢者的行为,并帮他疏通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坚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生活上关心,感情上亲近,要求上严格,方法上灵活,行动上作表率,并且和家长、任课教师联手,齐抓共管。几个月后,这个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了,对老师和同学的态度温和了,并且开始用心学习了,最终考上了省内的专科学校。这个学生在微信里对他说:“千言万语我不知从何说起,只能说感谢您!没有您,我不可能坐在大学的教室里。”

每个孩子都把他当作亲密的朋友,学生有什么秘密、不满、要求都会偷偷地用纸条、电话和他交流。平常或节日,他经常收到“老师,节日快乐”“谢谢老师”等字条或短信。2021年6月的高考,高一入学成绩并不突出的高三·6班,27人参加高考,25人高考成绩过本科分数线。2024年6月高考又创佳绩,31人高考成绩超过本科线。

在与孩子们的每一次相遇中,他希望孩子能因他而拓宽生命的维度,丰盈人生的厚度,他希望能用他微弱的光照亮他们一程路。多年以后,仍有孩子真诚地感恩这一场相遇,那就是他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心有微光,筑梦远航。年轻有时确实是短板,但也是青年人最大的优势。因此,伴随一路的暖阳,他不断练内功、丰底蕴、强力量,勤于各类教学研究,积极参加各种业务比赛。教学能手、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手捧那一个个滚烫的证书,他知道他无愧于前辈的叮嘱,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作为一名“老”教师,他深知自己还肩负着帮助新入职教师快速成长的责任。在担任年级组长那年,有一位刚毕业的老师加入了班主任队伍,在那个老师身上,他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工作热情高,但经验不足;想把事情做好,结果却事与愿违,以至于茫然不知所措。看着那个新教师着急的样子,他主动和新教师交流探讨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开学第一周,他与新教师一起商量制定班务工作计划、班级活动安排等;开学后,当面向他传授班级管理的技巧,共同解决班级存在的问题。他还观摩新教师的班会课,参与他的班级活动,同他探讨各类活动的组织方法。平时的工作中,每每遇到与家长沟通的难题,都会手把手教新教师沟通技巧及谈话艺术,搭建家校社联系的桥梁,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理解。经过一年的“帮带”,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教育教学,亦或家长工作,那个新教师都有很大的进步。

他希望,他在追寻光并努力成为光的时候,能更好地发散光,去点亮更多的微光。

二十余年的教育工作,使他和孩子们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谊,学校生活也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事,但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做到位,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择一事,终一生,长路漫漫,内心坦诚,不忘初心,躬耕教坛。

(二三里编辑 项雪、通讯员 郭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