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客户端讯(王铁军 刘力萍)4月25日至26日,河北省春季造林绿化现场推进会在邯郸市武安召开。据悉,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营造林173万亩。2025年,全省各地要坚持“三绿”并举,推动“四库”联动,更加注重“提质”“兴业”“利民”,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不断提高造林绿化实效和绿化进程,加快筑牢京津冀生态屏障。

坚决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2025年,全省“三北”工程建设任务共552万亩,会议要求,各地各单位要按照建设内容和工期要求,抢时间、抓进度,高效组织推进。充分发挥“三北”工程协调机制作用,加强部门沟通协商,协调解决问题。核心攻坚区,抓好承德丰宁、张家口赤城2个国家级标志性工程,打造流域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的样板工程,完善沿边沿坝防风固沙林带,为率先打赢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奠定基础。抓好围场县光伏治沙试点项目,探索光伏风电产业与防沙治沙融合发展新路径。协同推进区,抓好保定涞源国家级示范性项目,争取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有所突破。加快推进白洋淀上游规模化林场建设。
实施好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项目
河北先后有邯郸、石家庄、承德、沧州等4个市成功争取了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项目,项目个数和投资金额均居全国前列。
会议要求,邯郸市已通过国家验收,要继续巩固保持好绿化成效。石家庄、承德要加快验收进度,完工项目要抓好“回头看”,确保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沧州市正在建设的要抢抓进度,精准落实造林地块,合理选择树种品种,确保完成今年4.1万亩建设任务。衡水市要加大项目谋划力度,积极跑办对接国家相关部委,确保成功争取。其他地市要积极学习经验,提前谋划布局。
稳步提高森林质量
会议提出,各地要坚持增量与存量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加快培育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坚持转变观念、以点带面、精细管理,完成由“重造轻抚”“重量轻质”向“造抚并重”“质量优先”转变,逐步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森林经营管理制度体系体系。全省所有国有林场都要编制并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提高国有林经营水平。加快推进“国有带民营”森林合作经营试点工作,带动提高民营林经营水平。
扎实推进平原绿化
学习借鉴肥乡的经验做法,构建“大框架”,完善“防护网”,打造示范点。以交通干线、河流河渠等为骨干载体,持续完善农田防护林网,科学选择造林树种和配置模式,丰富绿化层次和色彩,形成连续、美观的绿色长廊,不断推进平原绿化高质量发展。
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新建200个省级森林乡村,新增1000个绿化提升村,打造“百街百景”“千村千园”,为群众增绿添美。加强造林质量全周期管理,完善管护机制,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打造优质工程、精品工程。严厉打击破坏林草资源违法行为,坚决杜绝“边建设、边破坏、边修复”。
持续壮大林草产业
全省各地要把造林绿化与发展林果产业、与促进农民增收、与助力乡村振兴相结合起来,坚持“一优先两带动”,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一优先”:优先发展经济林,在同一区域、同样立地和气候条件下,要优先发展经济林,实现兴林与富民有机统一。“两带动”:一是林上带动林下,利用林地资源和森林环境发展林下经济,做到长中短有机结合、上中下综合利用、林农牧复合经营,培育一批示范基地;二是一产带动三产,利用林业生态资源,开发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第三产业,科学编制规划,谋划一批重点项目,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会上,还综合分析了全省当前森林草原防火形势,对森林草原防火和林草行业安全防范等工作作出进一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