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至9日,全省首个聚焦低空经济的省级赛事——广东省低空经济(无人机通信技术)职业技能竞赛在广州举行。赛事围绕无人机通信技术展开激烈角逐,众多创新成果与应用场景纷纷亮相,为低空经济深度融入并推动“百千万工程”提供了新思路,展现出其在城乡高质量发展中的强大动能。
本次竞赛项目技术标准参照《无人机驾驶员国家职业标准》《无人机驾驶员航空知识手册》《无人机通信技术》《数字低空发展建设研究报告》《低空智联网研究报告》等专业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命题。
据赛事主办方介绍,竞赛由理论知识和实践路演两部分组成。理论知识竞赛占30%,涵盖无人机驾驶员理论知识、无人机通信技术基础知识、低空智联网架构和关键技术、应用场景、政策法规等。实践路演竞赛占70%,参赛队伍现场演示无人机通信技术应用方案,并回答评委提问,着重考验参赛队伍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多元应用:低空经济助力城乡发展
参赛队伍围绕无人机通信技术在数字低空场景下的应用,设计并演示完整解决方案。其中,低空智联网在低空快递物流、巡察巡检、应急救援、文旅直播、载人飞行、勘探测绘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成为焦点。
在推动城乡产业升级和公共服务提升方面,低空巡检成果显著。竞赛评委、深圳北航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荣科指出,在电力线巡检、智能工地巡检、森林防火巡检等项目中,低空巡检融合了我国在地面移动通信、卫星互联网、北斗建设等领域的成果,极大提高了巡检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有力推动了城乡产业现代化进程。
技术攻坚:“会飞的手机”方案破难题
荣获本次竞赛第一名的是联通数字低空领航者队,其带来的《数字低空赋能高效巡检基于低空智联网的智能巡检解决方案》脱颖而出。该方案源于2023年“百千万工程”低空无人机专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机库与目标区域常因山体、高楼等阻挡,致使传统无人机通信链路中断,一旦失去控制信号,无人机便自动返航。
针对这一痛点,该团队提出网联无人机方案,为无人机安装4G或5G网联模组,使其接入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让无人机如同“会飞的手机”。

“现在回过头觉得一切很简单,然而,作为运营商当初要实现这一方案困难重重。”该团队领队亢抗博士回忆,由于此前移动通信网络在规划设计之初主要面向地面用户进行覆盖,并未考虑低空空域的通信需求,因此将二维平面网络拓展为三维立体网络时,需全面调整优化设备参数与系统配置,以平衡空中覆盖与地面用户网络性能。在缺乏理论和技术指导的情况下,团队通过反复试验,不断在地面调整基站、在空中测试效果,最终总结出有效方法,形成《“百千万工程”低空公专网规划建设指南》《“百千万工程”低空公专网网络优化指南》,目前该经验已向全国推广。
以赛促才:为低空经济注入动力
广东省总工会一级巡视员张振飚表示,本次竞赛不仅展现选手技能水平,凸显广东在无人机领域的领先优势,还涌现出众多生动应用案例。通过举办此类比赛及相关赋能培训,促进职业技能人才的全方位培养体系,为低空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为“百千万工程”筑牢人才根基,助力广东在城乡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竞赛还设置奖励机制,在获得团体一等奖队伍中,符合条件的第一名选手可按程序向广东省总工会申报 “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第一至第五名且符合条件的选手可申报“广东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优胜选手”。

本次竞赛由广东省总工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学技术厅主办,省通信学会、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省通信学会数字低空专业委员会、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工会广东省委员会承办,华南理工大学、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河南云洹网联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蓝娟
通讯员 简丽娟 程磊 朱彤 林力强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