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中国技术经理人看作是中国未来科技转化市场上的血液,目前技术经理人已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4月19日至20日,2025年大湾区创新生态大会(下称“大会”)在广州召开,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魏建国在此次大会上如此说道。在大会上,“湾创技术经理人事务所”正式揭牌。

据了解,本届大会聚焦“人工智能与技术经理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与应用,强化技术经理人在人工智能成果转化中的作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完善创新生态体系,推动大湾区实现更高质量的创新发展。
围绕“尽快建立中国特色技术经理人体系”这一主题,魏建国表示,随着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如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传统产业升级问题亟待解决,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技术经理人道路,这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当下科技领域弯道超车的必然选择。当务之急是改变传统观念,做好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和制度保障,形成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以及把人才的培养和企业的认证作为工作的切入口来抓,满足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需要。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原二级巡视员、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会长周木堂同样表示,聚焦人工智能技术探索与应用,契合大湾区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高地的需求;强化技术经理人在人工智能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将优化大湾区创新生态体系。
据介绍,2022年,“技术经理人”作为新职业正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归为第二类“专业技术人员”,为长期活跃在技术转移一线的从业者明确了正式的职业身份。
“要把中国技术经理人看作是中国未来科技转化市场上的血液,目前技术经理人已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魏建国表示,预计到2030年,我国技术经理人将达到10万-15万人的规模,特别是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技术、经营、法律、财务精通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将达到5万人以上,面向未来,建立全国性技术经理人行业协会等平台势在必行。
据介绍,湾创技术经理人事务所由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发起成立,经过特批已在广州完成实体化注册。作为全国首个以实体化、市场化模式运作的成果转化合伙平台,它以“AI+产业链情报+全国协作网络”为核心驱动力 ,借助“湾创成果转化”小程序,构建起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开创“技术经理人合伙制”这一崭新模式,全力打造“全国需求、全国解决”的开放式成果转化枢纽,有效推动科技成果快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加快成果转化进程。
“湾创技术经理人事务所旨在为技术经理人提供更多的业务场景和工作机会,确保技术经理人有活干、有场景,推动技术经理人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秦海鸥表示,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致力于建立技术经理人能力分级分类评价标准,与来自科技成果转化各环节、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共同参与了技术经理人分级教材的编制。从科研助理的潜心钻研,到项目经理的统筹规划;从技术经理人的精准对接,再到科创合伙人的战略引领,湾创技术经理人事务所将构建起一套全周期培养、生态化赋能的技术经理人职业成长体系。
文 | 记者 李钢 通讯员 马秀丽图 | 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