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系列新闻发布会丽江专场在云南省丽江市举行。开屏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丽江市接待游客8064.33万人次、增长18.45%,旅游总花费1382.23亿元、增长6.41%;今年一季度,丽江市接待游客2007.64万人次、增长4.3%,旅游总花费327.61亿元、增长1.83%。

丽江接待旅居游客14.5万人次
目前,丽江的旅居产业已经涵盖了乡村旅居、城镇旅居、度假旅居、养老旅居、医养旅居、文艺旅居、体育旅居7大业态,主要客群以“候鸟式养老”群体和追求“慢生活”的中青年为主,年龄结构从“00后”到“50后”均有,尤其吸引北上广深及成渝地区的高净值人群,平均停留时长为15至30天。2024年,据不完全统计,丽江接待旅居游客14.5万人次,消费金额约7500万元。
为推动丽江旅居产业的发展,结合丽江文旅资源,丽江厚植在地文化,旅居者来到丽江,不仅可以参与三多节、火把节、转山节等民俗节庆活动,也可以体验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比如红光村喵的鸭梨旅宿,定期开展鸡豆凉粉制作、东巴纸制作、刺绣等非遗体验活动,同时艾草锤制作、农场采摘等项目也很受欢迎。形式多样的文化体验业态,不仅丰富了旅居者的日常生活,也逐渐成为丽江旅居产业的一大特点和优势,真正诠释了旅居“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美好。
丽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立足主城区最适合高原集训的海拔,以及束河片区体育发展中心、游泳馆、中济海运动公园等训练设施、场馆集中这一优势,培育体育旅居品牌。2024年,约有3万人次专业运动员在丽江备战训练。同时,创新市场运作模式,搭建音乐、绘画、摄影等艺术社群,形成以雪山艺术村、红谷坡地艺术区为核心的文艺旅居集聚区,吸引了众多知名艺术家来丽江旅居、创作。利用丽江高端度假设施和管家式的服务品质,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户外资源等,形成了以地中海国际度假区、泸沽湖摩梭小镇等为代表的度假旅居产品,吸引高净值人群来丽江体验休闲度假生活。
丽江市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政府、国企、村集体三者的作用,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丽江的玉湖村、普济村、南尧村等大部分乡村,村内道路建设良好、公共娱乐设施完善、两污处理设备先进,快递驿站、美团外卖等覆盖面广,生活便利,居住环境优美,为旅居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加快推进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扩大丽江旅居目的地的辐射范围,也是旅居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建设150个乡村旅居重点村
2024年底,《加快推进旅居丽江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印发实施,明确了到2027年,丽江市建设150个乡村旅居重点村的目标,乡村旅居作为旅居丽江的重点领域。目前,丽江市在建古城区普济村、玉龙县打渔村等7个乡村旅居项目,正在推进开南街道贵峰社区、拉市镇均良村、红桥镇黄腊老村、永宁镇温泉村等25个乡村旅居样板村组建设。
加强重点项目和典型案例宣传推介。丽江市推荐拉市镇均良下村、白沙镇木都村、程海镇洱崀村等6个项目列入旅居云南试点支持;古城区普济村、玉龙县玉湖村拟入选省农业农村厅首批乡村旅居典型案例集。
创优服务质量。针对旅居客群需求,以乡村生活空间、城镇居住空间为核心,统筹整合“吃住行游购娱”,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充分运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在居家服务、医疗健康、运动娱乐、交通出行等方面,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一站式、智能化”服务。
加强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旅居项目的策划包装及招商引资,支持鼓励各类经营主体整合优质旅居资源,投资参与旅居丽江建设和运营管理,争取落地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旅居项目。加快推进古城区东江社区、玉龙县蜂云木都村、永胜县程海洱崀村等重点旅居项目建设,进一步壮大市场主体。
精准定位营销。总结凝练旅居丽江品牌形象,形成丽江旅居的“生活表达”“文化表达”“情感表达”,塑造独特的旅居丽江品牌形象;构建旅居宣传平台和渠道,实现客源地与目的地的“面对面”,直接面向市场提供权威可信的信息与服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丽江旅居。
推进业态融合。结合创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进一步推动旅居与研学、非遗、体育、旅拍、医养等业态融合,打造多元化旅居产品体系,探索建立覆盖全年龄段、全季节、全消费层次的旅居业态矩阵。
加强人才引培。加快培养旅居管家、康养护理、市场营销、管理运营等方面专业人才,提高旅居丽江的服务品质和管理水平。开展旅居创客行动,引导和支持返乡人员、专业人才等从事旅居服务业。落实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吸引“银龄医师”“艺术名家”“科教专家”“商界精英”旅居丽江,打造旅居人才集聚新高地。
开屏新闻记者 张田睿 摄影报道
一审 何晓宇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吕世成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