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一村一警”激活“神经末梢”

2025-04-29 09:21:00

在云县的各村各寨,常能看到村辅警们穿梭在乡间小路上,他们与村民们亲切交谈,询问着村里的情况,维护着村庄的秩序。一抹抹藏蓝身影成为村庄里最令人安心的风景。

近年来,云县推行“一村一警”农村警务机制,延伸公安机关打防管控的“神经末梢”,夯实基层基础。

云县将能依法办事、在群众中有威信、敢说敢管、办事公道、愿为群众服务的人员作为村辅警的选拔条件。经村民小组干部推荐、村“两委”班子成员提名、乡镇和派出所考察审核、村民代表选举通过等程序,把真正愿为本村群众办事的优秀人才选为辅警。辅警上岗前还需进行10至15天的培训。

44岁的马玉华是一名村辅警,他的师傅周体贤是茂兰派出所的老辅警。周体贤看到马玉华踏实能干且受群众信任,推荐他成为辅警人选。经过招录和培训,马玉华成为哨街村的村辅警。马玉华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在担任村辅警的一年时间里,他调解过村民因喷洒农药引发的纠纷,帮助村民追赶过跑到地里吃玉米的牲口,还为家中有古茶树的村民联系过买家……

“一村一警”机制引导村辅警们化身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联合网格员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今年以来,村辅警共参与排查733起矛盾纠纷,化解725起,化解率达98.9%。村辅警还担任治保调解组织带头人,纳入治保会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发动群防群治组织,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在突发事件前期处置中,村辅警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为处置突发事件赢得时间。村辅警还是网格协管员、交通安全员、户籍协管员、情报信息员和政策法规宣传员,他们维护交通秩序、协助户籍管理、搜集违法犯罪线索宣传政策法规,成为新时期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力军。

云南网记者 隋鑫 李春林 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