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两江·见未来丨快讯:环两江先行区如何建设?这份意见划重点!

2025-04-23 10:03:00

4月23日,佛山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建设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主要包括总体要求、实施范围、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提出要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高标准建设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以下简称先行区),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打造佛山区域发展新增长极。

环西江—北江区域是佛山实施“北向战略”和“西进计划”的战略交汇点,是佛山承东启西梯次发展的中部地带,产业结构完整,文旅资源丰富,绿美本底厚实,发展空间广阔。

三水北江大堤

《意见》紧密结合佛山实际,提出以建设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牵引,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探索沿江发展新路径,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现价值、重塑价值,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将先行区建设成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先行地、绿色经济发展新高地、高品质岭南水乡旅游目的地,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注入强大动能。

《意见》明确先行区实施范围涉及佛山市五个区,由核心区、协同区构成。核心区包括丹灶、西樵、九江、龙江、白坭、西南等6个镇(街道),重点建设北至思贤滘、南至甘竹溪、东至北江、西至西江的区域。协同区为西江、北江沿线的狮山、南庄、乐从、勒流、杏坛、荷城等6个镇(街道),重点围绕设施建设、产业协同、文旅融合、风貌提升等方面,与核心区协同发展。

建设先行区如何发力?《意见》提出,佛山将实施产业体系向新工程、文旅融合发展工程、全域治水兴水工程、城乡添彩增绿工程、公共服务提质工程、重点改革攻坚工程等6个方面20项重点任务。

其中,在实施产业体系向新工程方面,《意见》提出引优育强战新产业,重点发展新型电力系统装备、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绿色氢能、银发经济等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结合新一轮工业技改,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延伸攀升。

围绕实施文旅融合发展工程,《意见》提出建设“几字湾”文旅产业集聚区、西樵山文旅产业集聚区、甘竹滩文旅产业集聚区等三大文旅产业集聚区。打造户外运动体验圈、岭南水乡旅游带、特色美食旅游带、特色乡村旅游带、特色农业旅游带、百年工业旅游带等“一圈五带”旅游精品线。培育节日经济、演艺经济、赛事经济、流量经济、低空经济、夜间经济、游艇经济等文旅产业七大新业态。提升文旅品牌影响力,推动粤剧、功夫、龙舟、龙狮、陶艺、工匠、美食等佛山优秀传统文化在先行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高明区蘇村锦鲤文化街区烟花秀。

此外,《意见》提出实施全域治水兴水工程,实施全流域治水、建设两江千里碧道、发展壮大水经济等;实施城乡添彩增绿工程,强化美学引领、促进风貌提升、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等;实施公共服务提质工程,包括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公共服务均衡供给、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等;实施重点改革攻坚工程,包括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健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深化镇街管理体制改革等。

《意见》还提出五个统筹保障措施,包括强化机制建设,建立市级统筹、区镇落实、统分结合、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规划引领,编制先行区总体发展规划,各区、各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强化要素保障,统筹土地、能耗、环境等要素,构建多元投入机制;强化项目建设,建立重点项目库,分阶段推进项目,联动开展招商引资;强化各方力量参与,发挥智库作用,完善市场化机制,鼓励各方参与,形成共建共享局面。

文字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吴家键

图片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锦健、关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