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搞村书记

2025-01-05 04:10:26

村书记的选举流程和条件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要求:

选举流程

候选人提名

确定支部成员候选人,候选人名额通常超过所选人数的1到3人,属于差额选举。

经过党员大会讨论和村民代表会评议后,由上一届支部委员会同意并报上级党委批准,在村里公示栏公示七天后无异议才成为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审核

候选人需经过严格审核,确保无犯罪前科、无违纪记录、无失信名单。

通知与参会

提前三天通知所有党员参加选举,确保参会党员人数符合规定。

无记名投票

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被选举人得票需超过参会党员半数才算成功。

分工选举

选出的支部成员分工也通过投票选举产生,如分工不成,上级党委可任命支部书记。

工作交接

新当选的党支部委员会选举产生后,需报请上级党委审批,委派乡镇干部对新旧干部的工作进行交接。

选举条件

政治要求

坚决拥护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上级组织决议和决定,与党中央保持思想上行动上的统一。

身份要求

必须是党员,这是党组织一把手的基本要求。

户籍要求

通常要求是本村村民,特殊情况下可以是大学生村官或组织委派的“驻村书记”。

年龄要求

参选者年龄需在18周岁以上,男性不超过60岁,女性不超过54岁。

被选举权要求

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均有被选举权。

身体要求

一般要求有健康的身体,能够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

其他注意事项

学历与能力

高学历、有见识、有创业经验、带富能力强的候选人会被优先考虑。

服务意识

强烈的为民服务意识和能力,能够积极解决村民问题,推动村庄发展。

示范作用

以身作则,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资源利用

盘活现有资源,争取上级支持,用好发展机遇,激活村民主体。

树立威望

通过工作成绩和良好口碑,建立自己的威望和号召力。

以上信息结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相关选举流程,旨在提供一个关于如何成为村书记的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