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错主要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误诊误治:
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做出错误的诊断,或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了不恰当的治疗方法。
手术失误:
手术过程中出现操作不当、器械遗留体内等问题。
用药错误:
包括用药剂量错误、药物过敏反应等。
护理不当: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未按照规范操作,导致患者感染或其他不良后果。
延误治疗:
因医疗机构管理不善或医务人员疏忽,导致患者病情延误。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相关诊疗和护理规范规定的医疗行为: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实施违反上述规定的医疗行为。
未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能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导致患者损害。
未尽法定告知义务及知情同意义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未向患者充分告知病情、诊疗措施及其风险,未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未尽法定的病历管理义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未妥善保管病历资料,导致病历资料缺失、伪造、篡改或销毁。
未尽使用合格医疗产品实施医疗活动的义务:
使用不合格的医疗产品或器械,导致患者损害。
未尽合理检查义务:
未进行必要的检查,导致误诊或漏诊。
未尽保护病人隐私义务:
泄露患者的隐私信息。
擅离职守或对急、危重病人借故推诿拖延:
医务人员未履行其职责,导致患者贻误诊治和抢救时机。
未请示或不执行上级医师指导,擅自处理:
在遇到复杂疑难问题时,未向上级医师请教或未遵循其指导进行治疗。
在抢救危重病人时,上级医师接到下级医师报告后不及时处理:
未能及时有效地处理紧急情况,导致患者损害。
手术治疗中开错部位、摘错器官、遗留异物在病员体内:
手术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导致患者受到严重伤害。
麻醉方式、部位、药品剂量错误,麻醉过程中不认真观察病情变化:
麻醉过程中出现失误,影响患者安全和手术效果。
因不遵守操作规程、不查对而造成错发、错配、错用药物:
违反药物使用规范,导致患者用药错误。
护理中不按规定交接班,不遵守医嘱,不严格执行查对等制度,违反操作规程:
护理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影响患者治疗和安全。
不认真执行隔离消毒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供应的器械、敷料、药品不符合消毒要求:
违反消毒和无菌操作规范,导致患者感染。
检验病理放射等技术诊查中,丢失或弄错标本,拍错部位,配错血:
技术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影响诊断准确性。
漏报、错报、迟报结果及违反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延误治疗:
在诊疗过程中未能及时报告重要信息,导致治疗延误。
不按医疗原则,滥用毒麻限剧药品,不见病人乱开药、开错药:
违反药物使用原则,导致患者用药不当。
这些情形均可构成医疗过错,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如受到损害,且存在上述过错之一,医疗机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