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宗智
近日,李若彤主演的微短剧《午后玫瑰》“上星”卫视,收视率力压同时段大部分热播剧集,引发广泛关注。除了李若彤,刘晓庆、赵丽颖、张天爱、舒畅等以电影、长剧知名的演员们,也在不断涌入微短剧赛道,试图抓住新的流量密码。
精准的流量狙击
1995年《神雕侠侣》播出后,掀起一股收视热潮,剧中饰演“小龙女”的李若彤飘逸出尘,一时声名大噪。30年过去后,已经59岁的李若彤,凭借一部短剧《午后玫瑰》再次回归观众视野。

短剧《午后玫瑰》单集时长不足4分钟,以中年女性重返职场为主线,讲述了主角如何一路“打怪升级”,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女性励志故事。该剧去年8月在短视频平台首发上线,彼时播放量超1.7亿,总招商体量达到800万元,以“黑马”之姿给2024年短剧暑期档带来意外惊喜。近期《午后玫瑰》“上星”卫视后,与多部热播长剧同台竞演不落下风。对于这个成绩,李若彤表示很意外,并在社交媒体发文回应,“59岁正是闯的年纪,谢谢大家给机会。”

短剧行业的进化,正在为明星提供更多可能性。刘晓庆主演的短剧《萌宝助攻》瞄准“银发经济”,填补中老年情感需求空白;何赛飞最近拍摄的短剧作品《龙凤又呈祥》巧妙融入非遗汉绣元素,赋予故事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倪虹洁主演的短剧《夫妻的春节》,讲述了女主在多年婚姻中的感受与抉择,播放量破3.8亿;杨蓉出演的短剧《二十九》一度成为行业爆款;舒畅以演员兼制作人身份参与短剧,代表作《锦绣传》话题度拉满;前女团成员徐梦洁主演的2024春节档短剧《大过年的》,播放量破10.3亿;曾在长剧《司藤》《梦华录》等作品中饰演配角的李沐宸,转变赛道后主演了多部有影响力的短剧。

当“小龙女”李若彤在短剧中重拾职场利剑,当“武则天”刘晓庆化身甜宠女主,明星入局微短剧早已不是自降身价,而是一场精准的流量狙击。正如何赛飞所说,“对演员来说,没有微短剧或者长剧之分,都是创作人物。微短剧跟老百姓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是当下生活所需要的,而且这种方式可以更快更多走进千家万户,甚至于全世界。”
明星的“新赛道”
明星入局微短剧,看似偶然,实则是行业生态剧变的必然。近几年来,微短剧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到505亿元,用户规模突破6亿,成为内容消费的“新赛道”。庞大的用户群,铸就了微短剧庞大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明星“下凡”亦是顺势而为。

对事业进入平台期的演员而言,短剧同样是“性价比”极高的选择。传统长剧因高投入、长周期制作特性,导致行业资源过度向头部演员倾斜。很多明星陷入无戏可拍的境地,圈内新人更面临上升通道收窄的境况。短剧凭借低成本、短周期的独特优势,成为明星们突破职业瓶颈的核心阵地。以李沐宸为例,出道于2016年的她曾饰演过《司藤》中的“沈银灯”、《梦华录》中的“葛招娣”、《全职高手》中的“唐柔”等角色。与很多逐梦演艺圈的年轻人一样,李沐宸曾经一门心思地想在电视剧、网剧市场找到出路,其精湛的演技也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但始终处于“剧红人不红”的尴尬状态。

伴随着影视市场整体选择“降本增效”,李沐宸也有过没戏拍、没工作的窘境。在《开播!短剧季》首期节目中,她坦然承认,缺少机会与年龄焦虑,是自己彼时最大的苦恼。“一般来说,面对S+级的电视剧项目,我会努力地一直试,一个角色不行就换一个。哪怕角色本身不是那么适合我,但考虑到那么好的班底,作为演员一定会愿意参与。可是那一次,我和经纪人反复讨论,我们都觉得,不如换一条路试试看,会不会看到不同的风景?”

2023年起,李沐宸转投横屏短剧赛道,以《招惹》《执笔》等作品逐渐站稳脚跟并成功“破圈”。其中,《招惹》以突破2000万元的分账,成为2023年度的“短剧王者”;《执笔》刷新视频平台微短剧站内热度纪录,上线不到两个星期,分账票房也超过了2000万。眼下,李沐宸没有回归长剧市场的预期,倒是希望想把更多的精力留在中短剧创作,“我希望在这个赛道里扎根,和一些好的剧本、团队合作,这些都是我在长剧市场里够不着的。我希望我可以和中短剧的市场一起成长,一起发光发亮。”
倒逼短剧提质增速
在长剧的“慢时代”,明星靠角色沉淀口碑;在短剧的“快时代”,他们更倾向于在这块“试验田”解锁更多身份。对明星来说,短剧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提供了一条绕过传统影视工业的“捷径”,却也要求他们以更快的速度、更敏锐的嗅觉适应观众的变化。当明星带着长剧的“旧船票”登上短剧的“新客船”,如何避免触礁,考验的不仅是演技,更是对行业的精准拿捏。

李若彤提出“戏无大小,用心即好”,在她看来,年龄的增长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自己今年59岁了,之前的赛道对自己而言,不可避免会越走越窄。“演员要做的是跟年龄这串数字和解,我想要我的路越走越宽。”对她来说,投身短剧就是对演艺事业的一次全新尝试,“并且这种‘宽’,我希望体现在不同身份上。”
从行业角度来看,明星参与也为微短剧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提质增速的作用。明星之所以进入短剧市场,不仅有工作机会、更多曝光率的需求,也是看中了短剧行业越来越专业的制作水准。于文文最近也拍摄了一部短剧《鹦鹉》,之所以有这第一次,她表示是因为剧本过硬,角色吸引人。“基础扎实的作品,无论长短,都会让演员愿意全身心投入。”当明星们放下身段、拥抱变化,短剧或许真能成为他们事业的“第二春”;但若止步于流量收割,这场盛宴难免将沦为一场泡沫。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