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工资的判定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规定,具体标准如下:
一级至四级伤残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伤残津贴: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五级至六级伤残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
伤残津贴: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如果难以安排工作,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七级至十级伤残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伤残津贴:此级别的伤残职工一般不享受伤残津贴,而是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如果难以安排工作,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具体标准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建议
准确计算本人工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如果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则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如果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则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及时申请工伤保险待遇:职工因工致残后,应尽快向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申请相关待遇,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