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最晚发工资的时间主要依据《劳动合同法》和相关规定。以下是具体的支付时间:
一般规定
离职后最晚一个月内需要支付工资。即使没有特别的约定或法律另有规定,用人单位通常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50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特殊情况
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另有约定,支付时间可以按约定执行。例如,深圳市有明确规定,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付清工资。
拖欠工资的处理
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工资,属于拖欠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及可能的赔偿金。
建议
劳动者在离职时,应仔细查阅劳动合同及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自身的权益和工资支付的具体时间要求。
如果用人单位未能按时支付工资,劳动者应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