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虚假诉讼

2025-01-11 01:12:30

虚假诉讼是指 当事人单独或者与他人恶意串通,采取伪造证据、虚假陈述等手段,捏造民事案件基本事实,虚构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的仲裁裁决、调解书及公证债权文书,在民事执行过程中以捏造的事实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申请参与执行财产分配的行为。这种行为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处罚。

虚假诉讼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双方串通型虚假诉讼

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捏造案件基本事实、虚构法律关系,进行民事诉讼、申请确认调解协议效力、申请法院调解、申请实现担保物权或者申请支付令等。

夫妻之间利用离婚诉讼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侵害债权人利益。

继承案件中,双方当事人故意隐瞒存在其他继承人的情形。

当事人与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经理或者其他管理人员恶意串通,捏造公司、企业债务或者担保义务。

委托代理人、共同诉讼代表人等实际实施诉讼行为的人员与对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委托人、被代表人等当事人的利益。

单方欺骗型虚假诉讼

恶意利用证据,虚构法律关系提起诉讼。

出借人明显不具备出借能力,或者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显不符合常理,或者不能提交债权凭证或者提交的债权凭证存在伪造的可能。

虚假诉讼不仅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破坏司法秩序,还可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及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力。对于构成虚假诉讼罪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建议在司法实践中,应加大虚假诉讼的防范和打击力度,净化诉讼环境,提升司法公信力,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